手机版 麦子百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校园创作“叫好又叫座”,南大戏剧周登陆江苏大剧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20:11:00    

4月7日-20日,由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带来的原创作品《蒋公的面子》《故乡》《人间童话》,在江苏大剧院上演。8日下午,2025江苏大剧院戏剧节“南大戏剧周”举行发布暨主创见面会。

从《蒋公的面子》名噪全国开始,“南大戏剧”便引起广泛关注。这些年,南京大学不断涌现出叫好又叫座的戏剧作品,以及充满人文风范和艺术个性的编剧、导演,在中国剧坛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

经典作品和超现实新作兼具

作为从南大校园走出的现象级话剧,《蒋公的面子》于2012年横空出世以来,便收到各界好评和奖项认可。据悉,这次上演的是4.0版本。

《故乡》是南京大学教授吕效平从学生高子文手中收获的一个剧本,充满人文关怀和深刻社会洞察力。该剧以鲁迅的《故乡》为蓝本,通过现代视角重新诠释了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剧中,李氏一家人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中,为丧葬、嫁娶、亲情、道德和价值等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人间童话》是一部充满超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爱与意志、欲望与死亡,看似严肃的讨论,作品却以童话般的台词娓娓道来,荒诞与真实在剧中交错,在平凡琐碎的生活细节中凸显现代人的痛苦与迷茫。

“青年学生在一起不能没有戏剧”

南京大学文学院迄今已逾百年,拥有如李瑞清、黄侃、吴梅、陈白尘、陈瘦竹、程千帆一大批国学大师和著名学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中国文学和戏剧事业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江苏大剧院总经理廖屹表示,江苏大剧院与南京大学文学院,都承载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也共同致力于推动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董晓介绍表示,南京大学是综合性大学里戏剧活动开展得最好的,不仅仅是戏剧研究很有特色,戏剧创作也成为南京大学戏剧学科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剧场舞台可以成为人们思想情感碰撞交流的最佳产品。所以一个大学不能没有剧场,青年学生在一起不能没有戏剧,一个城市不能没有剧院。”

《蒋公的面子》编剧、南京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温方伊坦言,戏剧创作是一条很孤独的路,它没有办法用一个特定数值去界定,所以创作者们总是会在相信和怀疑、自信和自卑之间反复横跳,“我们所有人在创作中,其实都要经历试错的过程。如果做出了糟糕的作品,就吸取教训,擦干眼泪继续做下去。”

对话吕效平:

校园戏剧成功与否的标准也是票房

“南大戏剧周”发起人吕效平接受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他不仅是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艺术总监、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还是《蒋公的面子》《故乡》导演。

南京大学之所以能培养出这么多的青年戏剧人才,带来很多“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在吕效平看来,必须把戏剧当作个人消费品来创作,才能吸引一个又一个的观众走进剧场去看剧,学生们创作的戏剧作品都紧扣现实主义题材,积极回答当代问题,所以要把作品推向市场,并用票房来检验和衡量其是否获得成功,“我们的黑匣子剧场就是一个试错剧场,让大家大胆做,市场不接受的,票房不好的,就扔掉。像《蒋公的面子》《故乡》在北京、杭州都卖得很好,《人间童话》在乌镇戏剧节也是观众爆满的。”他表示,这些学生今后都要走上戏剧创作道路,就像学医的,毕业后都要拿行医执照一样,所以学生们的作品也必须到市场中去检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