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需于企的座谈会:山西吕梁官员“接单”民企痛点
中新网山西新闻4月22日电(记者 范丽芳)一场直面问题的座谈会,让民营企业家们感受到吕梁官方坚定改革的决心。近日,山西省吕梁市召开民营企业转型发展座谈会,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接单”,针对企业提出的融资难、人才短缺、审批繁琐等痛点,逐条回应解决路径。

王益炜 摄
数据显示,吕梁市目前谋划的2030个建设项目中,民营企业投资项目占比达45.7%,年度计划投资907亿元。座谈会上,来自吕梁各地的民营企业家代表各抒己见。
山西东义煤电铝集团是一家涉煤焦化工、铝镁新材料等多行业的综合性民营企业,此前,其与天津大学合作的荒煤气高温余热急冷回收项目,首创“石油化工急冷技术+煤化工场景”融合模式,为煤焦化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路径。“当前,我们面临融资难题,难以实施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山西东义煤电铝集团总裁穆映州坦言。
同样面临融资难题的,还有山西汾都香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吕梁小杂粮产业链条较短,附加值挖掘不足;融资渠道单一,农业企业抵押物少,贷款成本高,制约技术升级。”该公司董事长贾景敦说。
针对此,孙大军明确:“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关键是要积极运用数智技术和绿色技术,推进设备更新、标准升级和产品迭代,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要聚焦行业趋势和技术突破,改造升级技术装备,推动产品结构、产品体系优化升级,迈上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要围绕优势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拓展精深加工,丰富品种品类,拓展上下游领域市场,引进配套企业,延伸产业链。”
根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提出的“16条措施”,从人才支持、创新激励到用地保障、融资服务,几乎覆盖了民营企业发展的全周期需求。
此外,为了让企业轻装上阵,吕梁以改革破壁垒。
当地将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继续推行“集中办公、容缺办理,并联审批、绿色通行”模式,畅通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尽量减少审批程序和环节,最大限度缩短土地、环评等手续办理时间;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加快不良贷款清收化解,尽快把意向贷款兑现为“真金白银”。
眼下,吕梁正以“16条措施”为支点,撬动更多改革:常态化向民营企业推介优质项目,拓展民营企业投资空间;用好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监督专线,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孙大军说,希望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把握发展大势,坚定发展信心,用足用好各项政策举措,凝心聚力做精主业、做强实业、做大事业,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