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麦子百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四川高院发布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非法发布“王者荣耀”角色皮肤被判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21:01:00    

肖雪 川观新闻记者 张庭铭

4月25日,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四川高院、重庆高院通过视频连线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两地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暨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工作状况,并发布《四川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4年)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当天的发布会上,四川高院还发布了非法发布“王者荣耀”角色皮肤判3年罚30万、用“xiaoaixiaoai”唤醒词蹭“小爱同学”唤醒词构成不正当竞争等一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根据《白皮书》显示,2024年,四川法院共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1545件,同比下降8.72%。新收一审案件为19964件,同比下降6.56%。另外,从2021年—2024年四川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数量来看,案件从2021年的23347件下降至2024年的21186件,降幅为9.26%。其中,著作权和商标权案件数量下降明显。

“还有一组数据,2024年四川法院以调解、撤诉方式审结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3376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调解、撤诉率达68.47%。”四川高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反映出四川法院始终坚持“纠纷源头治理”思想,切实加强与市场监管、版权等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整合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为我省营商环境优化和文化市场繁荣营造有力的法治环境。

典型案例(节选):

1.涉侵犯“蜜胺”生产技术商业秘密犯罪案 被判5年并罚280万元

四川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蜜胺”生产技术,并对其技术采取了保密措施。尹某是该公司技术开发人员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掌握了该公司全套技术秘密。在离职后,尹某将其掌握的全套技术秘密披露给宁波某设计院、宁波某集团,由该两家公司提供给山东某化工公司建设“蜜胺”生产线并投产使用。

法院认为,尹某明知涉案技术信息系四川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商业秘密,亦明知其向宁波某设计院、宁波某集团披露的商业秘密将被用于山东某化工公司大型“蜜胺”生产项目建设,仍将涉案商业秘密披露并允许他人使用,给四川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造成特别严重后果。尹某违反保密义务,披露、允许他人使用其掌握的商业秘密,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对尹某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二百八十万元。

2. 非法发布“王者荣耀”角色皮肤判3年罚30万元

刘某以发布《王者荣耀》网络游戏操作解说短视频为业。2023年初,刘某非法获取到《王者荣耀》网络游戏官方尚未公开的新角色皮肤 (人物外观、技能动作),剪辑形成“爆料视频”发布在多个短视频平台,借此吸引流量、承接广告。刘某于四个月内发布“爆料视频”33个,获取广告收益数十万元。公诉机关以刘某犯侵犯著作权罪向法院提起公诉。同时,著作权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刘某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

法院受案后,合并审理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经调解,某科技公司与刘某就民事诉讼部分达成协议,刘某删除全部侵权视频,公开消除影响并一次性赔偿经济损失十万元。刑事责任部分,刘某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知名游戏中的美术作品、视听作品,情节特别严重,构成侵犯著作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三十万元。

3.用“xiaoaixiaoai”唤醒词蹭“小爱同学”唤醒词 构成不正当竞争

小某科技公司、小某通讯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语音指令“小爱同学”通过广泛使用形成稳定市场关联,构成具有显著特征的语音标识。蒲某平、沐某科技公司未经许可,在淘宝店铺名称、商品标题及电动晾衣架产品中突出使用“小某”标识,并设置近似语音指令“xiaoaixiaoai”唤醒设备。

法院认为,被诉侵权商品使用与“小爱同学”相似的“xiaoaixiaoai”语音指令进行产品唤醒和操作,极易导致相关公众产生混淆,蒲某平、沐某科技公司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故一审判决蒲某平、沐某科技公司赔偿小某科技公司、小某通讯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本案系四川首例将人工智能语音指令纳入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案例,明确语音指令经使用产生识别功能即可受法律保护,对规范新业态下经营行为、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