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麦子百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生效 机构称国内对美出口仅11.6万辆影响较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0:51:0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黄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该关税政策于4月3日正式生效。

面对这一政策,大众汽车迅速做出应对,计划在运往美国的汽车标价中增加进口费,此举表明该政策已对这家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产生了直接冲击。

4月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声明称,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希望美方能够倾听产业界呼声,及时纠正错误行为。

华泰证券研报称,25%的汽车关税对于国内直接出口的负面影响较小(2024年出口美国仅约11.6万辆),其主要影响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的头部车企的预期收入和盈利。

主要影响日韩德等国头部车企

4月3日起,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政策正式执行。

4月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声明称,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希望美方能够倾听产业界呼声,及时纠正错误行为。

声明指出,汽车是高度国际化的产业,通过高效的跨国产供链体系,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优配置,为世界各地用户提供了既安全又便利的交通和物流工具。美方为一己之利加征关税,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做法,严重违背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破坏正常贸易秩序,对全球汽车产业产供链稳定造成较大冲击,并将进一步抬升汽车价格,给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消费者造成额外负担,也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负面影响。

华泰证券研报称,25%的汽车关税对于国内直接出口的负面影响较小(2024年出口美国仅约11.6万辆),其主要影响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的头部车企的预期收入和盈利。

近日,捷豹路虎官宣,由于需要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的广泛关税政策,该公司4月将暂停向美国发货。

捷豹路虎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我们努力与商业伙伴解决新的贸易条款问题时,我们正在采取一些短期行动,包括在4月暂停发货,同时我们正在制订中期至长期计划。”

据报道,捷豹路虎每年销售的40万辆汽车中,约有四分之一销往美国,目前其在美国的库存预计可以维持约两个月,一旦恢复发货,新库存到达需要大约21天。

大众汽车也迅速做出应对,计划在运往美国的汽车标价中增加进口费,此举表明该政策已对这家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产生了直接冲击。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美国在德国汽车出口份额中占比达13.1%,位居首位。去年,大众汽车在北美的交付量增长7%,且该地区的销售额约占其总销售额的五分之一。

有消息称,梅赛德斯-奔驰正在考虑从美国撤出其入门级汽车,因为关税可能使销售低价汽车无利可图;阿斯顿马丁和法拉利则打算提高汽车在美国的售价;其他德国汽车制造商,如保时捷和奥迪等,也在考虑提高在美国的售价,以抵消关税带来的影响。

“羊毛出在羊身上”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新一届政府一直把针对进口汽车的关税视作任期内“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项政策”,声称汽车关税将给美国带来每年超过1000亿美元收入,弥补财政预算赤字,并提振美国汽车制造业。

汽车关税真的能帮助美国政府“增收”、美国汽车业“增产”吗?

不少业内专家认为,汽车业早已成为依赖全球供应链的产业,高关税无法实现利润“一家独占”、产业“一国独享”的目的,只会让更多美国人买不起车、美国汽车业失去竞争力、美国经济面临更大失速风险。

根据白宫文件,美国针对进口汽车加征的25%关税3日起执行,针对进口汽车零部件的关税将不迟于5月3日生效。

2024年,美国汽车及零部件进口总额达到创纪录的4743亿美元。按照美国政府的说法,汽车关税将给美国带来每年超过1000亿美元收入。不少研究机构却质疑“增收”实效,认为美国车企和消费者可能成为“埋单者”。

其一,汽车关税收入可能不及官方预期。摩根大通研究认为,即使按公告内容全面执行,最新汽车关税每年也只会带来820亿美元的名义收入。

其二,美国政府声称要保护和提振的美国汽车制造商,也将因汽车关税蒙受巨大损失,“羊毛出在羊身上”。

美国汽车生产商通用和福特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间高度融合的产业链网络。以美国最大汽车制造商通用为例,这家企业去年在美销售的汽车约40%是在海外组装,不少畅销、利润高的车型是从墨西哥等国进口。福特汽车在美销售的汽车中,虽然80%在美国组装,但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外国工厂生产。这些海外产能都将成为征税对象。

按照摩根大通估算,汽车关税生效后,通用每年将缴纳高达130亿美元进口关税,成为美国政府“增收”的最主要来源企业。福特汽车则需支付约45亿美元。

其三,车企无法单独消化关税成本,势必通过涨价方式让美国消费者分担政府“增收”的压力。

业内人士认为,包括美国车企在内,主要汽车制造商平均利润率不到10%,无力承担25%进口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

英国汽车制造商阿斯顿·马丁前首席执行官安迪·帕尔默表示,绝大多数车企势必尽可能多地转嫁关税成本,包括通过降低汽车配置、提高车价等方式。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玛丽·洛夫莉认为,加征关税后,更多美国家庭将被挤出新车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