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民法典遇上亲情账——淄博高新区法院十八年抚养费困局破冰记
【来源: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_部门动态】


十八年,足以让一个婴儿长大成人,也足以让一段亲情在金钱纠葛中渐行渐远。近日,淄博高新区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长达十八年的抚养费纠纷案件。这场因家庭破裂引发的长期矛盾,最终在承办法官的温情调解与刚柔并济的执行策略下圆满解决,既保障了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又让破碎的亲情得以弥合。
案情回溯:从离异到积怨
这起纠纷始于2007年,王某与李某离婚后,婚生子小明由母亲李某抚养,王某需按月支付抚养费。然而,离婚后王某因再婚、经济压力等原因,未能如约支付抚养费。因小明今年即将上大学,经济压力增大,在多次催讨无果后,双方矛盾逐渐升级,小明一纸诉状将王某诉至法院,要求从今年起提高抚养费的标准,同时还将之前欠付的抚养费6万余元一并申请了强制执行。
耐心调解:情理法交融破僵局
法院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赵昕渝积极组织调解员分析案件。在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了解到一方面王某这些年确实经济困难且对父子亲情淡漠心怀不满;另一方面,小明因长期缺失父爱,心理创伤深重,亟需修复家庭关系。了解情况后承办法官认为,单纯判决执行可能激化矛盾,于是决定从亲情角度出发,采取刚柔并济的方式与执行法官联动调解该起案件。
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用“背靠背”的方式分别倾听了双方诉求,一方面引导王某反思父亲责任,另一方面向李某释法明理,引导其结合孩子实际支出及被告收入情况等,合理确定抚养费数额及标准。同时,执行干警也向王某释明了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可能存在的后果等,引导王某确定合理可行的还款方案。
案结事了:法律温度照进现实
最终,在审执部门的联动配合协调下,双方一致同意将2025年的抚养费标准提高到每月1000元,并达成协议于2026年前将之前欠付的抚养费全部付清。协议签订后,王某当场支付了2025年全部抚养费,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十八年的抚养费纠纷,不仅是法律义务的履行,更是一场亲情的救赎。司法并非冰冷的利刃,而是可以缝合裂痕的针线。此案的成功化解可以证明,家事纠纷需“治愈”而非“裁决”。当法律的力量与人性的温度交织,即便最顽固的坚冰,亦能在阳光下悄然消融。
责任编辑:包欣悦 审核人:王效志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 中央媒体看辽宁 | 人民日报:国网阜新供电公司 电力“智防”山火 筑牢安全防线
- 纳斯达克指数步入熊市 较历史高点回落21.21%
- 收藏!甘肃高速服务区充电桩精准分布指南来了→
- 哈尔滨新区:一个窗口申请,便能多证同办
- 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艺术交流处副处长韦立,被查
- 告别趵突泉李清照花灯,来年再相见
- 网上刷屏的打卡地标,上海男子看了傻眼:这不是我的吗?
- 用忠诚践行初心 以生命诠释荣光——清明时节缅怀追记公安英烈
- 国泰中证机器人ETF发起联接基金财报解读:份额增长131.93%,净资产大增246.04%,净利润亏损403.88万元,管理费1.06万元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