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故事会 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少年科普在同安”系列活动昨日圆满收官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4月4日讯(记者 江小聪 吴鹏波 通讯员 余雪燕 余泽松/文 同安科技馆供图)4月3日,一场“时光故事会”在同安科技馆精彩上演。来自厦门岛内和同安的小朋友,通过科创作品展示、科学实验互动等交流形式,赓续苏颂科学家精神,展望科技梦想,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
在苏颂纪念馆,小朋友们通过实物模拟、智能导览、电子图书等多元化手段,全面了解苏颂的“七项世界第一”科学成就,近距离感受苏颂在科技领域的坚持和探索。“以前只是在书上了解了苏颂,这次活动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苏颂敢于创新的科研精神。”厦门金尚小学的郑好同学说。
交流互动环节,大家纷纷展示出自己的科创作品。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徐梦涵同学主导制作的三代太阳系模型吸引了众人驻足。从第一代展现星球比例的平面模型,到第二代可手动操作的立体装置,再到第三代通过转盘实现自动公转的智能模型,半年时间里,这个团队不断突破创新。“我们参考了苏颂水运仪象台的联动原理,让公转周期与转盘速度形成数学映射。”徐梦涵说,这个融合古代智慧与现代科技的作品,正是同安学子传承创新精神的生动写照。
后田学校带来的“海洋保护传感器”同样令人眼前一亮。这个集成水质检测、地震监测等四大功能的装置,不仅体现了同安学生对海洋生态的关注,更巧妙运用了苏颂“格物致知”的科学思维。金尚小学学生则带来了“吸水蜡烛”的科学表演秀,与同安学生制作的苏颂主题科创作品相映成趣。
“这样的互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表达跟动手能力,更让苏颂精神在交流中生根发芽。”同安区科技馆相关负责人介绍,4月2日,同安区科协与同安区科技馆还组织了同安区26所小学的33名小学生走进厦门理工学院,亲身感受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聆听专家学者分享科技背后的故事,开阔科技视野,尽享科技魅力。
弘扬苏颂科学家精神,同安区建有苏颂纪念馆、苏颂公园、1:1比例水运仪象台等。如今,苏颂的科技成就已被正式写入七年级历史教科书,教科书中“水运仪象台比欧洲同类仪器早数百年”的记载,让这位同安先贤的故事走进全国青少年视野。
来源:海峡导报
相关文章
- 中央媒体看辽宁 | 人民日报:国网阜新供电公司 电力“智防”山火 筑牢安全防线
- 纳斯达克指数步入熊市 较历史高点回落21.21%
- 收藏!甘肃高速服务区充电桩精准分布指南来了→
- 哈尔滨新区:一个窗口申请,便能多证同办
- 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艺术交流处副处长韦立,被查
- 告别趵突泉李清照花灯,来年再相见
- 网上刷屏的打卡地标,上海男子看了傻眼:这不是我的吗?
- 用忠诚践行初心 以生命诠释荣光——清明时节缅怀追记公安英烈
- 国泰中证机器人ETF发起联接基金财报解读:份额增长131.93%,净资产大增246.04%,净利润亏损403.88万元,管理费1.06万元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