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非合作丨“为莱索托发展光伏产业提供重要支持”
人民日报记者 戴楷然
地势起伏不平的丘陵间,整齐排列的光伏面板在绿色草甸上铺展开去。晴朗天空下,深蓝色的光伏面板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在莱索托首都马塞卢西南部,中国企业承建的马费腾光伏电站项目一期工程,为莱索托民众提供更稳定的电力供应,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马费腾光伏电站项目一期工程。人民日报记者 戴楷然 摄
完善能源设施 缓解电力短缺
走进马费腾光伏电站项目一期工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崭新的变电站,银灰色的电力设备鳞次栉比。变电站一旁的项目办公室,运维人员正在屏幕前认真记录电站发电情况。
马费腾光伏电站中方运维工程师李晓光向本报记者介绍,光伏电站的电力经过变电站的电压转换后,通过输电线路接入莱索托国家电网。“像今天这样晴朗的天气,一天的发电量能达到20万千瓦时,相当于2万个普通家庭一天的用电量。”李晓光说。
莱索托素有“高山王国”之称,太阳能、水力和风能资源丰富。但该国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约40%的电力供应依赖进口。莱索托政府将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实现能源自给的重要方向。马费腾光伏电站项目是莱索托第一个大型光伏电站项目,是莱索托着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一步。
马费腾光伏电站项目经理陈大为介绍,项目一期工程于2020年开工,主要建设内容包括30兆瓦光伏电站、55公里输电线路以及变电站等配套设施。2023年4月,项目完成全部调试工作,并网发电。截至2025年2月底,项目已累计发电超1亿千瓦时。“根据规划,在25年的周期内,电站将累计发电13.17亿千瓦时,年均发电量超过5200万千瓦时。”陈大为说。
“马费腾光伏电站的顺利投运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莱索托首相马特凯恩表示,能源是莱索托至关重要的发展领域,莱方期待进一步与中方加强合作,稳步实现能源自给。莱索托自然资源大臣莫洛米·莫莱科说,项目极大地减轻了莱索托的用电压力,减少了居民的用电成本和停电风险。
培养光伏人才 助力绿色发展
上午10时左右,中方与莱方的运维人员结束例行检查工作,从光伏场区回到办公室。“我有个问题想咨询一下。”项目一期工程运维工程师莫哈利与中方运维人员探讨起电能分配的相关问题。
“这是我参与的第一个大型新能源项目,这份工作让我深感自豪。光伏电站投运以来,满足了全国约16.6%的电力需求,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更多光亮。”莫哈利说。
在中方工程师的指导下,莫哈利深入学习光伏发电相关技术,逐步掌握新能源项目的管理方法。“在施工建设阶段,中方工程师教会了我如何安装光伏面板、调试电力设备等;进入运营维护阶段后,中方团队严谨细致的管理方法更让我受益匪浅。”莫哈利说,光伏发电技术在莱索托是新鲜事物,“学习光伏电站的运营维护技能,让我有了一技之长”。
据介绍,2023年4月并网发电后,马费腾光伏电站进入为期3年的运营维护服务期。中方团队正与莱索托发电公司合作,培训本土光伏工程师,帮助他们未来可以独立运营并维护光伏电站。
“中方团队在光伏电站维护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愿意耐心、细致地帮助我们成长。”莱索托发电公司公共关系负责人玛梅洛说。“目前莱方团队已经有了10名本土光伏工程师,还有两名处于见习阶段。”玛梅洛表示,“电站项目为莱索托发展光伏产业提供重要支持。”
提供就业岗位 履行社会责任
马费腾光伏电站地处距马费腾市区约10公里的拉马罗托勒镇,电站周边分布着不少村子。在该镇的马凯能村,记者见到了曾经参与光伏电站建设的村民奥玛。
“我和村里的其他村民一起参与了办公区房屋修建、电力设备安装等工作。”回忆起这段经历,奥玛表示,这份工作让她获得了收入,改善了家里的经济状况,“我学会了砌墙手艺,还能进行简单的电工维修。我可以凭借这些技术继续找工作,为两个孩子支付学费。”
谈及光伏电站给当地带来的变化,奥玛说:“如今停电的天数变少了。有了电,餐馆晚上也能营业了,不少商户的生意有了起色。”
据介绍,项目建设期间累计雇用当地员工超过1000人,涵盖土建施工、电气安装、设备调试、运维管理等多个工种。一系列技能培训、岗位实践等不仅提升了莱索托本地劳动力的技术水平,也为该国新能源行业储备了大量熟练工人。
援建社区足球场,为当地青少年提供运动场所;发放食品礼包,向当地困难群众传递温暖与关怀……在保障项目有序推进的同时,中国企业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回馈当地社区。
“感谢中国企业承建的光伏电站项目,马费腾迎来了发展的新篇章。”马费腾市市长莱罗托利·塞伊索表示,项目为当地民众提供了工作岗位,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中方将光伏电站的运营经验传授给当地工程师,帮助他们成为莱索托建设新能源项目的支柱人才。期待更多中国企业来到莱索托投资兴业,助力莱中务实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