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商三查验!董家口海事保障全球最大双燃料液化气船安全卸货
近日,随着全球最大的双燃料超大型液化气船“木星汽船”轮缓缓驶离,5万余吨低温丙烷卸货作业顺利完成,标志着山东港口青岛港油港公司成功刷新接卸VLGC船舶最大接卸量、月度低温丙烷累计接卸量两项纪录。为保障此次卸货作业安全顺畅,董家口海事局主动靠前服务,提出“一会商三查验”安全保障机制,全面强化液化气船舶船岸界面安全管控,为此次卸货作业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

严格执行作业前会商制度。组织码头、船舶、代理方所有涉及卸货安全的人员在卸货作业前,就货物操作、压载操作以及应急措施等关键安全事项达成书面协议。尤其是针对码头前沿至后方园区管线长、背压大、预冷时间长等不利特点,就卸货方案流程进行再优化,参会双方对关键操作进行充分沟通交流,增强卸货各方的协同配合,提升作业安全水平。
强化适装适靠性检查。多渠道获取货物资料,根据货物温度、压力等特有属性判定货物种类,杜绝危险货物谎报瞒报。根据船舶尺度吨位、货物种类,与船舶适装证书、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副证等一一核查,确保船舶适装、码头适靠。

督促落实船岸联合检查。指导船舶、码头方按照《船/岸联合检查表》中内容逐项确认,就船岸双方信息交换、船岸通信、系泊安全、消防安全、货物温度与压力监控以及报警与控制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严格落实船岸界面“双人双岗”值守制度,增加巡查频次,每2小时船岸联合巡查,确保责任链条无缝衔接,将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在萌芽阶段,筑牢船岸双方卸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突出人的因素加强船员能力检查。针对该船为双燃料液化气船,且以货物(丙烷)为燃料,重点检查关键船员的液化气体船船员特殊培训的证明以及T11、T12持证情况,以及对于燃料转换操作过程的实操检查。同时,加强关键人员对于货物操作是否遵循操作规程、人员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的操作检查。通过检查,消除人为因素风险隐患,提升船员本质安全水平,确保船员适任。

下一步,董家口海事局将对此次安全作业进行靠泊后评估,为液化气体船舶安全监管积累宝贵经验,不断总结提升。将安全监管成果转化为对企业的优质服务,不断提升液化气船舶船岸界面安全管控能力,为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航运建设贡献力量。
(半岛全媒体记者 郑成海 通讯员 张倩倩)
- 中央媒体看辽宁 | 人民日报:国网阜新供电公司 电力“智防”山火 筑牢安全防线
- 纳斯达克指数步入熊市 较历史高点回落21.21%
- 收藏!甘肃高速服务区充电桩精准分布指南来了→
- 哈尔滨新区:一个窗口申请,便能多证同办
- 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艺术交流处副处长韦立,被查
- 告别趵突泉李清照花灯,来年再相见
- 网上刷屏的打卡地标,上海男子看了傻眼:这不是我的吗?
- 用忠诚践行初心 以生命诠释荣光——清明时节缅怀追记公安英烈
- 国泰中证机器人ETF发起联接基金财报解读:份额增长131.93%,净资产大增246.04%,净利润亏损403.88万元,管理费1.06万元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