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在古代(扬州瘦马指的是什么?)
3000万“瘦马”:扬州城里,谁在哭泣?

你或许听过“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也可能想象过那画舫笙歌、灯火辉煌的江南盛景,但你是否知道,在这繁华的表象背后,曾经隐藏着一段令人心碎的历史——“扬州瘦马”
3000万,这不是一个随口说说的数字,而是根据史料推测,在明清两朝,被贩卖、被摧残的女性,可能高达这个惊人的数字,她们,就像是被精心挑选、调教的马匹一样,被明码标价,供人挑选,而她们的命运,也如同“瘦马”二字所暗示的那样,充满了悲剧和绝望
扬州,这座在历史上以繁华著称的城市,在明清时期,因为漕运和盐业的兴盛,吸引了无数商人巨贾,金钱,就像流水一样涌入这座城市,也滋生了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生活
“瘦马”的出现,正是这种畸形社会风气的产物,一些富商巨贾,不再满足于普通的妻妾,他们追求新奇、刺激,追求病态的审美,“瘦弱”、“病态”、“楚楚可怜”,成了他们眼中“美”的代名词

为了迎合这种扭曲的需求,一个专门培养“瘦马”的黑色产业链,在扬州城悄然兴起
那些操控这一切的人,被称为“牙公”或“牙婆”,他们就像猎人一样,四处搜寻目标,贫穷的家庭,失去依靠的孤女,甚至是年幼的女童,都可能成为他们眼中的猎物
被拐骗来的女孩,命运就此改变,她们被囚禁在暗无天日的小院里,开始了暗无天日的“训练”,为了保持“瘦弱”的身材,她们只能吃少得可怜的粗粮,甚至被强迫服用药物,摧残身体
除了身体上的折磨,她们还要接受各种“才艺”训练,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是为了将来取悦“买主”而准备的,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毒打辱骂

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女孩不堪忍受,还没等到被卖出去,就已经香消玉殒,而那些侥幸活下来的,等待她们的,是更加残酷的命运
她们被像商品一样,被带到“人市”上供人挑选,那些富商巨贾,就像挑选货物一样,对她们品头论足,评判她们的姿色、才艺,甚至讨价还价
一旦被买走,她们就成了主人的玩物,她们没有尊严,没有自由,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只能被称为“瘦马”
在深宅大院里,她们要看主人的脸色,忍受主母的嫉妒和欺凌,甚至还要面对其他“瘦马”的竞争,她们就像是被困在笼中的金丝雀,外表看似光鲜亮丽,实则内心充满了痛苦和绝望

更可悲的是,很多“瘦马”在短暂的“青春”过后,就被抛弃,她们有的被转卖,有的被赶出家门,最终流落街头,无依无靠
“扬州瘦马”的悲剧,是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的缩影,也是人性扭曲的体现,她们就像是被时代碾压的尘埃,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但历史不应被遗忘,真相也不应被掩盖,我们回望这段黑暗的历史,是为了警醒世人,珍惜当下
在今天,女性权利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法律也对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在世界的某些角落,类似的悲剧可能仍在发生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关注弱势群体,为他们发声,为他们争取应有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扬州瘦马”的悲剧再次上演,才能让每个人,都生活在阳光下
这篇文章,只是揭开了“扬州瘦马”历史的一角,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为什么“瘦马”现象会在扬州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