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麦子百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韦应物偶遇故友,吟诵了一首佳作,颔联是千古名句,结尾意味深长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5 10:34:08    

中唐一位著名诗人一生宦海沉浮,可是他在诗歌创作上却一直孜孜以求。他非常善于捕捉灵感,并精心地构思谋篇,从而让读者可以获得一种全新的感受。下面分享韦应物偶遇故友,吟诵了一首佳作,颔联是千古名句,结尾意味深长。

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

中唐:韦应物

楚塞故人稀,相逢本不期。

犹存袖里字,忽怪鬓中丝。

客舍盈樽酒,江行满箧诗。

更能连骑出,还似洛桥时。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虽然年少时做事比较荒唐,但是他后来却发奋读书,并很快就在当时的诗坛脱颖而出。他的诗风古朴自然,也非常注意炼字炼意,从而让他的作品被很多读者喜爱。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与一位故友久别重逢,心情激动,反映出朋友间的真挚情感。

从题目分析,这位好友是曾经的洛阳主簿卢耿,而诗人当时是洛阳的县尉。查阅资料,并没有太多的关于他的生平的描述,但是韦应物与其唱和之作却非常之多。可见他们之间的情谊,就像白居易与元稹的关系那么真挚。

开篇表达了一种惊喜交加的感受,“楚塞故人稀,相逢本不期。” 楚塞,即古代楚地的隘口,王维曾在此留下名句,“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这里是以楚塞代指扬州,此地历来是交通要塞,来往游客多数要从这里经过,然后再转往他处。诗人在此与朋友不期而遇,多年未见的故友在他乡会面,其激动情绪可想而知。

故人稀,说明很多亲友都因为各种原因已不再来往,所以偶然间他乡遇故知,更显出喜不自禁的情绪。本不期,传达出诗人的惊喜,韦才子仕途坎坷,四处漂泊,并没有期待自己可以与昔日的好友重逢。难道是上天大发慈悲,或者是感动于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颔联乃千古名句,“犹存袖里字,忽怪鬓中丝。”虽然分别多年,韦应物依然在衣袖里保存着朋友的诗作,闲暇时还拿出来翻阅。“忽怪”二字,非常含蓄,诗人的脑海里还镌刻着好友过往的英俊形象。他此时忽然看见对方鬓发染霜,立即感受到时光荏苒、岁月无情。

“袖里字”三字,刻画细腻,流露出作者对友情的珍重,也表达出对方的不凡才华,可惜他也是沉沦下僚,令人惋惜。“鬓中丝”,是一种鲜明的对照,令诗人感慨万千,也传达出他对友人的关怀。

好友难得重逢,当然要在一起庆祝一下,颈联描写了他们小聚时的场面,“客舍盈樽酒,江行满箧诗。”他们就在简陋的客舍里举杯欢庆,没有丝竹悦耳,不见笙歌曼舞,但是那种温馨的气氛,却更让彼此印象深刻,估计此生也难以忘怀。

酒足饭饱,他们又一起在江畔散步,一边畅谈友情,一边即兴唱和,仿佛又回到了纯真年代。作者选取了两个典型的画面,描绘出自己与友人客舍对饮、以及江行唱和的浓浓兴致。不必堆砌一些豪言壮语,也没有小儿女的泪洒衣襟,却依然令人感动。

结尾更显意味深长,“更能连骑出,还似洛桥时。”他们虽然身处扬州,却好像回到了洛阳,他们并辔而行的情景,也极像当年一对好友在洛阳大道上纵马驰骋的画面。诗人仿佛穿越了时空,又变得青春焕发,昔日美好的景象也好像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