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的主角:刘禅
在《三国志·后主传》中的结尾处,裴松志引《汉晋春秋》的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这便是路人皆知的“乐不思蜀”的故事。每当我们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总是对刘禅感到又是好笑、又是好气。好笑的是,刘禅这个傻乎乎毫无心机的性格;好气的是,这个家伙果然是扶不起的阿斗,可惜了上一代的努力。可是,真的是这样吗?细细想想,刘禅的回答真的错了吗?
私以为,刘禅的回答算是标准答案了。
先看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刘禅作为亡国之君,从蜀地被带到了北方,过着时时刻刻被人监视、看管的生活。在一次宴会上,对方老大司马昭,有计划的让舞女跳着原蜀国的舞蹈。
试想一下,如果刘禅当时哭哭滴滴,一副悲痛欲绝的样子,那司马昭会怎么想?司马昭会觉得刘禅是一位思念家乡的普通人,还是怀念故国的君主?
如果司马昭问刘禅:“颇思蜀否?”刘禅真的如郤正教的那样回答:“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那么等待他的结局是什么?难道司马昭会被感动,然后好心的送刘禅回西蜀?这是痴人说梦。那么结局会是什么呢?好一点的,刘禅会被看管软禁的更严格一些,以后宴会什么的基本上不用参加了,在自己家庭院的方寸之地慢慢待着吧。如果往坏处想,也许几百年后写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南唐国君李煜就是一个例子。
作为一个普通人,甚至作为一个臣子,你怀念故国,也许会被当成忠心可嘉、不忘旧主。但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思国之心太甚的话,也许就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刀。
刘禅这个人,因为《三国演义》的流行广泛的原因,在人们的心目中,基本上是“扶不起的阿斗”的固定形象。但,阿斗真的扶不起来吗?

《三国志》一书,在《后主传》中结尾是这样评价刘禅的“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
至少在同时代的陈寿看来,刘禅这个人,说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像他的父亲一样,能够扭转乾坤,奠定一国之基,应该是不能的。但如果说刘禅是个品性恶劣、行事暴戾的亡国之君,也是不妥的。其实刘禅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可为循理之君,亦可为昬闇之后。
只是刘备、诸葛亮的光芒太过璀璨;三国时期又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再加上《三国演义》和民间故事的渲染,才使得刘禅遭遇到了现在的这种尴尬的境遇。
细看《三国志·后主传》,刘禅在位期间,虽没有什么功劳,但是过失又有多少呢?甚至在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可以重用蒋琬、费祎等人,虽说有诸葛丞相的恩惠,但也说明了刘禅并不是一个不懂得经营用人的国君。
最后,不得不说一下,《三国志·后主传》最后评价一段的字数着实不少,但是和刘禅有关的也就第一句,只能说诸葛丞相的光芒太盛,即使是在别人的传记里,也是怒刷存在感。
相关文章
- 不要捡!不要吃!漳州街头大量出现
- 美媒:特朗普在经济问题上的支持率降至其总统生涯以来的最低水平
-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丨辉埠市场监管所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执法检查
- 百斯顿壁挂炉维修服务中心|全天24小时服务热线实时反馈全+境+到+达
- 修乐美保险柜售后服务号码及其服务网点介绍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 JHS空调服务24小时热线-各区售后统一服务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 加达斯指纹锁全国各市24小时售后服务点热线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 锁虎智能锁售后服务24小时服务热线-全国400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 FAGOR壁挂炉维修服务中心|全天24小时服务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 威普燃气灶服务号码-故障报修热线号码实时反馈-今-日-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