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麦子百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毛遂自荐 ,到底是自告奋勇呢?还是自我吹捧?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31 08:49:04    

在中国的古代有一个毛遂的人,因为推荐自己的才能,于是就有了一个毛遂自荐的故事。原本因为毛遂将自己的才能自荐了出来,得到了君王的赏,这个故事可能就该结束了,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以死谢罪呢?

话说当时的赵国因为长平之战后,整体已经开始走向了衰败的道路,于是平原君带着手下一起去楚国求合作。

就在平原君出门之时,毛遂自告奋勇要推荐自己一起出使楚国,当时的平原君直接就给予毛遂说服自己的机会。

还别说毛遂的口才确实让人耳目一新,让平原君眼前一亮,于是果断带着毛遂一起出使楚国。

当时的楚考烈王很是纠结,一方面但凡秦国的势力太大,将来会吞并自己的楚国,一方面又担心合纵之后,会惹怒秦国,直接派兵将自己给灭掉。

于是毛遂出场了,用自己犀利的言语直接命中了楚考烈王的痛点,毕竟楚国的上任国君就被秦国所杀,并且楚国连自己的都城都被迫换了地方。

而毛遂直接就把这些重要的论点一针见血的表达出来,丝毫没有给楚考烈王留下一点面子,虽说当时的场面一度尴尬,但是却也让楚考烈王终于认清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再不联合,可能下一次就是自己的楚国被灭了,毕竟秦国的野心谁都可以看得出来。

正是因为这一次的辩讨,直接让毛遂的声望达到了巅峰。

但是好景不长,秦国终于还是打到了赵国的都城,此时赵王想起了毛遂的能力,毕竟上次毛遂就是因为自荐得到了机会,并且还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于是赵王就让有才能的毛遂领军上战场,当时就把毛遂给整懵了,自己自荐的原因是自己的口才好,在外交方面可以直接一针见血的指出对方的痛点,从而让谈判效果达到最佳。

可此时赵王让自己领兵作战,专业不对口啊,可是此时的赵王根本不听任何人的劝告,直接任命了毛遂领军上战争,结果就不用想了,直接大败而归,最终毛遂只能以死谢罪。

从整个故事当中,我们看到了毛遂确实有一定的才能,尤其是外交方面,自告奋勇的要去楚国说服对方一起合纵,因为毛遂明白自己的优点在哪里。

事实证明毛遂这次的自荐相当的成功,是一个正面的成功案例,但是之后的领军作战,就有点赶鸭子上阵的想法了。

当时的毛遂已经很明确的表示自己当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可是赵王一直认为对方只是说话的方式过于谦虚而已,再加上当时赵国已经处于危难之中。

其实赵王的行为跟病急乱投医是一个想法,于是所谓的毛遂自荐就成了自我吹捧。

这就好像我们现代的技术专业一样,比方说公司的网络出现问题了,有一个人自告奋勇说自己会修复网络,而且事实证明人家确实有这个能力。

可是等公司又出现了别的问题,比如说产品的研发出现了致命性的错误,这个时候,你还让那个专业修网络的技术人员来搞定研发工作。

这就跟我饿了,你非让我看电视是一个道理,这两件事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可是你却能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这只能说明这个所谓的领导人脑子有问题。

当时的赵王一直要求毛遂自荐尽快领军作战,却根本就不管人家的专业根本不对口。

毛遂只是口才好,外交能力强,在战争上面难道说用嘴跟对方打仗吗?

正当你准备跟人讲大道理的时候,对面直接一刀砍了过来,游戏直接就结束了好不好。

说实话从这一点上,我们都可以想象得出来赵括的纸上谈兵,怎么可能就会如此轻易的实现,现在终于找到原因了,说白了就是赵王的脑子有问题。

在这样的一个领导手下干活,赵国居然到现在还没有完蛋,只能说靠运气是不可能活到最后的。

归根结底毛遂自荐到底是自告奋勇还是自我吹捧,这所有的一切都在君王的身上,毕竟毛遂只是把自己的专业能力展现出来,可是你非要认为这是一个全才,我也没办法,尤其是自己跟赵王已经全部解释清楚了,可是依然无法改变那个脑子已经进水的想法,只能说自求多福吧。这一切都不能怪毛遂,因为他也是无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