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早的百科全书,是怎样修成的?

谈到古籍珍本,想必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有发言权好了。不过无论是从《四书五经》到《二十四史》,我们都是从某一特定的领域去研究和突破,那么我们中国有没有类似今天百科全书的东西呢?当然!今天咱们聊聊中国的百科全书是怎样修成的。

领导决策是关键
我们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并没有从自己众多的儿子中挑选接班人,而是封他们为藩王执掌兵权,并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要说这建文帝啊,年轻气盛,一上台就主张削藩(就是回收这帮藩王手中的权力),而且还就成功了,一连削了几个藩王的爵位,将他们圈禁的圈禁,下狱的下狱。

燕王朱棣,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赶紧隐藏锋芒,委屈求全,但还是感化不了建文帝的决心。朱棣一想:这是逼我造反啊!你姓朱我也姓朱,这天下你坐得我也坐得啊~起兵吧!

就这样,不到三年,朱棣就坐上了皇位,而建文帝呢,下落不明了。不过在当时正统为上的年代,夺权篡政是很不光彩的,这点朱棣也是知道的。那么怎样巩固自己手中的政权呢?武力上我做的足够了,剩下就得从文化产业下手了。朱棣为了彰显自己的合法地位,并借机笼络这帮知识分子,就想要组织百官编撰一本涵盖古今的巨著。
写什么?谁来写?怎么写?
经过深思熟虑,朱棣最终决定让礼部尚书郑赐与“大明第一才子”大学士解缙帮他编纂一部类书(中国古代一种资料性书籍,是古人搜索文献材料的辞典,中国特有的“百科全书”),他希望这部书能够汇集百家经典,囊括天下所有书籍之精华,成古今文献之大成。同时提高此次重修的标准,扩大编写范围。据《明史》记载,前后有两千多人参与到这项工程中来。

仅过了一年,聪敏过人的解缙就完成了这部书的编写,并取名《文献大成》。不过成祖看后却十分不满,觉得收录的典籍太少,没达到他心中汇集百家经典为一书的愿望,自三国魏文帝曹丕开始,各个朝代均有类书编纂,永乐皇帝明显是想编纂一部创造历史的大类书,以彰显大明王朝无以伦比、远迈汉唐的文化气魄。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耗尽众人心血的书稿终于成型,编纂组成员怀着忐忑的心将之进呈给皇帝,朱棣对此书极为满意,还亲自作序,定名为《永乐大典》。永乐六年(1408年),此书誊抄完毕,据《进永乐大典表》记载,全书共计22877卷 11095册,字数超过3.7亿。(这是几个0啊?~)其内容广泛涵盖经、史、子、集、医、工、农、卜、佛、道、戏、堪舆、阴阳等领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称其为中华文明史上的里程碑绝不为过。

需要指出的是,在那个时代,3.7亿字要用手一笔一划地写,并且不容许有一处纰漏,其精细程度和难度都是空前的,已经超越了书的局限。更为难得的是,这部书里涵盖的内容,只要公认经典,就绝不会因政治立场而做半点修改,一切保留原有风貌。
命途多舛
大典犹看永乐传,搜罗颇见费心坚。
兼及释道欠精覆,久阅沧桑惜弗全。
从乾隆皇帝的这首诗中,我们不仅能读出他对永乐大典的赞赏,同时也感叹历尽沧桑的大典已经不完整了。《永乐大典》由于字数过多,永乐年间只抄录完毕一部正本。待嘉靖皇帝即位后,对此书可谓爱不释手,几乎是日夜品读。最终在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组织人再抄写一本,却不料工程量太大,直至其驾崩也未完成。抄录完成后,正本被送回应天府(今南京)文渊阁保存,而其副本则收藏于顺天府(今北京)。后由于战乱的关系,部分被烧毁,部分被掠走流失海外,所余寥寥无几。

- END -
相关文章
- 万田燃气灶客服号码售后号码大全及维修网点查询实时反馈全+境+到+达
- 科思德指纹锁服务24小时热线-各区售后统一服务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 美心智能锁用户客服中心实时反馈全+境+到+达
- 西勒奇智能锁售后24小时联系方式维修查询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 苏泊尔(SUPOR)燃气灶售后服务号码—全国统一客服热线实时反馈全+境+到+达
- 罗密欧壁挂炉-全国各售后热线实时反馈全+境+到+达
- 奥克斯锅炉24小时售后服务热线实时反馈全+境+到+达
- 百适安壁挂炉客服号码售后号码大全及维修网点查询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 大宇锅炉售后服务维修号码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 欧派(oupai)防盗安全门售后全国服务号码多少实时反馈全+境+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