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不瞑目的意思是什么(每天一个成语故事 死不瞑目)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4 09:34:29
死不瞑目
基本词义
死不瞑目是一个汉语成语,用以形容人在临终时心中有未了之事或未能实现的志向,表现了深深的遗憾和不甘。紧缩式。作谓语或宾语。用于描述死亡时的心理状态。
出处
《三国志·吴书·孙坚传》:"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故事
死不瞑目这个成语源于东汉末年的历史故事。当时,凉州军阀董卓进军洛阳,废黜汉少帝,立汉献帝为帝,并自任相国。长沙太守孙坚与袁术联合,共同讨伐董卓。董卓为了拉拢孙坚,曾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孙坚的儿子孙权。然而,孙坚对董卓的恶行深恶痛绝,他愤怒地对董卓的特使李傕说:“如果不消灭你的三族,并将他们悬首示 众,让天下人都知道你的罪行,那么我即使死了也不会瞑目。”这就是“死不瞑目”这个成语的由来。
现在,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临死前因心愿未了或心有不甘而眼睛闭不上,也可以泛指极不甘心或死得遗憾。它常常用于表达一种强烈的 情感或决心,比如某个人为了完成某项事业或心愿,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甚至表示如果未能达成目标,即使死了也会感到遗憾和不甘心。
例句
他临终前,仍念念不忘未完成的事业,真是死不瞑目。
近义词 反义词
近义词:
死不闭目:与“死不瞑目”意思相近,都表示人死前因心愿未了或心有不甘而眼睛无法闭上。
抱恨而终:指怀着怨恨或遗憾去世,强调了死前的遗憾和不满。
反义词:
死而无憾:指人死前没有遗憾或不满,表示对一生所做的事情感到满意和满足。
死得其所:指人死在了应该死的地方或为了正当的事业而死,表示死得有价值、有意义。